新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克拉夫特异态学笔记 > 第三百四十六章 鳞
    “这是什么?”



    多米尼克接过那本书,古旧皲裂的皮革,石灰粉尘将封面染成枯骨般的浅黄色,入手却有种古怪难言的感觉。



    像捡起一枚隐士蟹藏身的螺壳,寄居生物螯肢摩擦着内壁,悄无声息的振颤传递至皮肤。



    似乎鞣制的皮纸又被注入了某种生命,鲜活的东西在其中缓慢流动。



    掌指肌肉轻微痉挛,几乎要像甩开一条冰冷滑腻活物那样把东西丢出去,他努力克制住本能冲动,以最快速度把它挪到了桌上。



    尽管如此,毛糙的动作还是让书本与桌板接触时发出了不妙声响,似乎是内部页面摩擦和装订线绷断。



    “留神!”菲尔德心中一颤,飞快地从爬梯上溜下来查看情况,所幸外观上没有肉眼可见的损坏错位。



    “这玩意年纪估计比我们俩加起来都大,还是孤本,再熬几年可以考虑放进古董铺了。”



    他轻轻吹去表面灰尘,将书册放在V形书枕上,缓慢均匀地展开。



    僵硬的书脊发出下一秒就要断裂般的呻吟,像被撬开的老蚌,包藏着某些异物侵入形成的东西。



    “呕吼,我就知道是本笔记。”菲尔德不是没注意到同伴的迟疑,但他把那当做了对损坏孤本的担忧,“看看,我好像见到有为教堂募集石料的内容,真够老的。”



    老到可以追溯到脚下教堂还是片新垦荒地时,只带了少得可怜行李和一本圣典的传教者首次踏足此地,枕着石头写下这些文字,封皮上留下粗砺表面的刮擦痕迹。



    遗留在此的原因大概是记叙者身份普通,没有作为特殊意义文献送至大修道院收藏的价值。



    不过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一些离题千里、更有个人特色的东西。



    从比较简单或者说艰苦的条件看来,这是位独立传教士,并没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只是受到当时往边缘地区扩张的潮流到来,在修会处登记挂名,获得了形式上的许可。



    本地新封的领主给予了有限支持,提供一处木屋、几袋粮食种子和尚未开垦的土地后便不闻不问——事实上这属于中上水平开局。



    他需要自行学习本地方言、劳作获取生活物资,在能活下去的基础上,以陌生人与居民交流,分享有余裕的食物、帮助劳动。



    随后是近十年的清苦生活。相较漫长的时间,期间文字记录少得可怜。



    一开始他经常提到托人带走的信件,给教会,给领主,发现毫无回音后就不再送了。



    拿农具的手在艰辛的劳作中,偶尔抽空记下一两笔关于生活技巧方面的心得。



    得益于曾受到的少许医学教育,他用简单草药帮忙处理了些自愈率比较高的疾病,成功获得了一定社会地位,进而凭借文书能力成为领主与居民间的信息传递纽带。



    到这一步,加上长期以来与人为善的好名声,传教士的威望已经不可动摇了,居民们将其视为聚落的一份子、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几乎没有什么他不能知道的事情,包括某些很微妙的本土“风俗”。



    就像海边的渔人会向想象中舞弄风浪的存在祈求平安和渔获,山民也会有类似行为,奇怪的反而是他花了好些时间也没完全弄清楚怎么回事。



    教会以往遇到的异教通常有几种:多神教、自然或先祖崇拜、萨满信仰之类。



    首先,情况显然没发展到多神或唯一神崇拜那么高端的地步,因为既没发展到出现明确的神灵和对应领域,也没有象征物存在。



    因此笔者曾有段时间认为本地流传着某种原始的自然崇拜,可以简单地将自然现象解释为天父为世界设定的规则解决。



    然而随着交流更深入,自然崇拜的猜测也开始站不住脚。



    原住民根本不崇拜具体的自然现象或事物。人们对高山和云雾有着敬畏,认为其具有特殊意义,但似乎不认为其存在什么灵性,也从不祈求庇护和好处。



    翻阅典籍后,他觉得应该修正思路,将其作为类萨满教看待,因为村庄中的个别人拥有更高解释权,被认为能接触到什么极为玄乎、比精神还飘渺的事物。



    形式上来看,他们和萨满有一定相似度,甚至都会通过制作些东西,表现自己接触感知的结果。



    但具体到这些东西上,又跟萨满教有了区别。



    没有用以显示动物灵性力量的羽毛、皮毛、犄角,也没有模仿自然界声音的乐器。



    唯一挨得上边的,大概是拥有着共同的、类似于图腾的形状,极其复杂而重复单调,被一遍又一遍地表现在他们所制作的东西中。



    他将其形容为一种层次感、动态感很强的螺旋形。



    多米尼克与菲尔德面面相觑,他们好像挖出了什么不该挖的东西。



    虽说边缘地区皈依后遗留一些颇具本地特色习俗的情况十分正常,属于大家心照不宣的默认事实,但异教图腾仍广泛存在传播——哪怕含义已经被遗忘,也足够吓人的了。



    这显然不是什么隐藏太深的秘密,教区应该对此知情且有意淡化过影响,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结果。类似于填埋垃圾时草草堆了两铲子土了事,只要不到明面上就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而言,没有传教士会乐意看这种情形。他在自认为初步了解对方信仰形式后,提前打好了腹稿,找机会上门交流试探。



    如果异教徒称自己能沟通灵体、与先祖交流,他就强调灵魂死后必然进入天堂地狱接受审判,不存在中间状态。



    如果异教徒认为万物有灵,他就宣扬主才是一切的创造者,在创造时便没有给自然造物留下灵性。



    一切已知异教崇拜和应对方式在《驳异教徒大全》中均有记载,宣讲过程也很顺利。



    对方认真地从头到尾听完了宣教,没有反驳或打断,没有信仰受冒犯的愠怒,甚至还表示了对教义的不同程度赞同。仅提出了一点小小异议——您说的很有道理,但那确实不是您描述的样子。



    至于具体什么样,几位受访者的说法都语焉不详。



    他最后还是没能跟异教辩上一场,毕竟人无法向无形的风挥拳,教理也无法攻击一种不存在的东西。



    信仰转化进行得相当顺利,居民们从善如流地接受了更系统化、有好处的教义。



    只是那个螺旋、卷纹、涡旋,连名字都没有的形状,依旧时不时地在要被遗忘之际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像是一根扎进皮肤下的小刺,让他愈发在意,频繁走访已经被边缘化的原始信仰最后追随者。



    他们不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尽管提到“那东西”时很有表达欲望,但无益于改善贫乏语言逻辑能力和一些方言生造词汇造成的沟通障碍,传教士始终无法从中构建出一个具体印象。



    零零碎碎的记录只换来了困惑,也许某个湿气很重的日子,他在受潮纸面上,用晕染严重的笔画,试图为长时间的思考做个总结。



    笔尖在一处长久滞留,扩散的思绪和墨水形成深黑的斑片。



    随即,无法遏制的错乱投影在纸面上,化为爆发式绽开的杂乱线条,没有方向、没有意识,如同被浓雾笼罩的迷失者崩溃狂奔,划去“云雾”,涂抹掉“天空”“失踪”。



    但似乎又有什么力量牵引着笔尖,使线条彼此纠缠回环,形成浓密线团。



    最深沉黑色的缝隙间,多米尼克读到了一个格格不入的词汇:



    “鳞片?”



    意识自动踏出了一步,向某个根本不存在的方向。



    喜欢克拉夫特异态学笔记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克拉夫特异态学笔记(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