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 > 第276章 交易(二)
    确定交易细节后,郭开面临的难题是如何筹措这么多物资。粮食、铁器、布匹,赵国尚可供应。

    煤炭虽然产量有限,但自从吴巨发现其价值后,各国纷纷效仿,虽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库存勉强充足。

    然而,烧刀子、陶瓷、纸张等商品,又该如何获取呢?

    当然,可以从酒肆或大秦书斋购买,不过这么大批量地买,肯定会引起对方的注意,还得向秦国总部请示,秦国怎么可能轻易让赵国得偿所愿?

    倒是可以利用别人的名义,少量多次地购买,但这实在太麻烦了……

    郭开愁眉苦脸地坐在府中,正叹着气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仆役的声音:“诸葛先生回来了!”

    郭开眼睛一亮,连忙起身出门迎接,看到风尘仆仆的吴巨后,脸上露出喜色,急忙将他拉进书房:“诸葛先生,你这两日去哪儿了?”

    “我走之前不是跟你说过,我去赵南玩几天。”吴巨笑着说,“在邯郸闲着也是闲着,出去转转心情好了不少。”

    他问道:“怎么了?看你这样子,好像有急事找我?”

    于是郭开将自己的困扰告诉了吴巨,并说道:“诸葛先生,你一定要帮我啊!”

    “小事一桩!”吴巨挥挥手,“郭公只管放心,我自会去说服各处,保证把这事办好。”

    说完,他拍拍屁股走了,回到自己的小院洗了澡换好衣服,再去找郭开:“这事要是成了,郭公可得请我喝酒啊!”

    “一定!”郭开立刻答应。

    吴巨哈哈一笑:“酒先记着,我去了就回来!”

    随后离开了郭府。

    毕竟,无拘酒肆和大秦书斋都是他的产业!他要拿点货出来,还不容易吗?

    确实,在邯郸吴巨不能明目张胆地以“吴巨”的身份行事,但他对每家店铺的人员结构都很清楚——从总部负责人到赵国主管,再到邯郸总店长,总会有人能信任。吴巨通过董翳传话,暗中指示,逐步推进,事情自然能成功。

    吴巨连续奔波了三天,每天都早出晚归,终于把所有货物都准备齐全了。

    看着仓库里堆得满满的货物,郭开两眼放光。

    “先生真是我的福星啊!”郭开握着吴巨的手诚恳地说。

    他好奇地问:“先生是如何说服他们的?”

    吴巨摇着羽扇,神秘一笑:“不过是些小计谋罢了,不值一提。”

    他没向郭开详细解释具体过程,毕竟说得太多反而容易出错。

    吴巨行事极为谨慎,即便有人追究,他的操作也绝对经得起推敲。

    郭开见吴巨未多言,满心欢喜的他也并未在意,只想着尽快复命。

    ** 听说事情办得如此顺利,对郭开更加刮目相看。

    赵国人并不清楚秦人的动向,既然货物已到,没人关心具体过程,更无人会去查询邯郸总店或赵国总部的负责人。

    货物清点完毕后,立即装车,直奔雁门关。

    东胡和林胡得知消息后,没想到赵国效率如此之高,赶紧到各部落收集牛羊马匹。

    双方约定十一月第十天在草原二十里外交易。

    赵国由郭开和李牧牵头,东胡和林胡虽无首领到场,却派出了相当于七国丞相级别的大臣。

    显然,赵国人与东胡、林胡之间毫无信任可言。交易当天,三方均在五里外驻扎重兵,但此次无论是赵国还是东胡、林胡,都真心交易,无意玩弄手段。

    尘土飞扬中,郭开高呼:“为表诚意,请贵方验货。”

    翻译将此意传达给东胡和林胡的大臣。

    对方也不推辞,派人逐一检查。

    郭开示意身后熟悉畜牧的百姓协助验货。

    郭开叮嘱:“仔细检查,重点看牲畜是否健康。”

    一番检验后,双方皆感满意,交易圆满达成。

    东胡与林胡获得粮食和铁器等物资,车队浩浩荡荡驶入草原深处。

    赵国人驱赶牛羊马匹返回。

    任务完成!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

    双方约定再次交易。

    回到雁门关后,郭开休整一日。

    因首次与李牧见面,二人并无隔阂。

    随后牛羊送往邯郸,郭开亦启程返回。

    五匹战马留于雁门关,李牧按 ** 命令在此训练骑兵。

    一天后,邯郸,东宫内,郭开向**行礼道:“臣不辱使命,特来禀报大王!”**

    **哈哈大笑,亲切地拍着郭开的肩膀:“有郭卿在,赵国振兴有望!”**

    随后,郭开因功绩卓着,连升两级,被授予亚卿之职。除君侯外,他仅需向三公九卿和上卿俯首。至此,郭开正式进入赵国权力核心。

    宴罢归家,郭开满脸喜色,与吴巨分享喜悦。吴巨听完,含笑点头,举起羽扇指向郭开:“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见郭开未答,便继续道:“我曾许诺送你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说要让你富贵荣华。如今看来,我可曾失信?”

    “绝无此事!”郭开忙回应,“今日之成就,全赖先生指点!”

    吴巨笑着摆手:“郭公过誉了,你我互相扶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开激动地说:“自今日起,我的宅院、车马、财富皆属先生所有,唯命是从!”

    吴巨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他知道,郭开对自己还算厚待,但这基于他仍有利用价值。一旦无用,郭开定会弃如敝屣。

    趁着郭开情绪高涨,吴巨又开始描绘未来:“郭公无需急躁,只需保持现状,避免失误。若能再立新功,上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无功,下一次朝堂亦有望任丞相。”

    郭开听后双目放光:“有先生相助,我定能达成所愿!”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畅饮至半坛酒,郭开便醉意朦胧地睡去。

    吴巨出门购了一期最新的《大秦报》。

    《大秦报》头条报道了李牧大破匈奴的事迹。尽管报社隶属于秦国,但在评价赵国时并未偏袒,而是高度赞扬李牧,称其为民族英雄。翻阅完其他内容,吴巨的目光停留在报纸最后的广告区,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

    “【小说中转2群一】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取十贯奖励。”

    合上报纸,吴巨的眼神充满期待。

    升任亚卿后,郭开搬入了新宅邸,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多,整个人意气风发。因推行互市之计,他在邯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乔迁宴上,朝中官员与邯郸世家争相巴结,送来的贺礼足以填满半个院子。想起往日那些从未正眼看自己的人如今都来讨好自己,郭开心情极佳。只要是别人送来的财物,无论是宅邸还是珍宝,他一律笑纳。宴席间更是醉得不省人事。此外,他还添置了一名小妾,更加显得春风得意。

    看到郭开这般模样,吴巨忍不住皱眉,但也懒得理会,只要他不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荒唐事就好。

    与此同时,互市之计的具体内容已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双方交易规模庞大,上千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运回赵国,上万头牛羊随之进入,仅凭“互市”二字便能推测出此计意图。互市之计的影响愈发深远,东胡和林胡部族已开始筹备下一次交易。

    过去这些外族人整日以牛羊肉为食,几乎忘记了中原的多样物产。对他们来说,白菜成了珍馐,羊肉却让人反胃。虽然这在赵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第一批货物让外族人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在寒冷的冬夜,围着暖炉烤火,品尝新鲜蔬果,用精美瓷器盛放烧刀子美酒,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赵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以牛羊众多着称,而这些资源正好可以用来和赵国交换粮食、铁器、瓷器和酒水等物资,远胜于单纯依靠耕种。外族对此十分满意。

    赵国国内也有不少世家对这一贸易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参与其中。作为负责协调利益分配的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决定允许少数世家与外族进行交易,但设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第一,仅限少数世家参与;第二,所有交易物品需经严格审查,尤其是铁器不得大量出口关外;第三,禁止交易马匹。世家们对此表示认可。

    身为晋阳郭家成员的郭开,也成功为自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此时的他深受家族重视,又因受到大王和太子的青睐,以及群臣的尊重,心中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首先仍是关于互市的话题。互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各国震动。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只有赵国、燕国、楚国和秦国四国能够从中获益。

    燕王望着北方的关外,满眼都是匈奴的身影,而这些正是丹借助李牧之力驱逐的敌人。反观燕国,不仅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兵力上也因刚经历鄗代之战而显得薄弱。面对强敌既无力反击,又难以达成协议,最终只能选择退让。

    楚王看向南方,却发现那里居住着一群尚未开化的部族,深居十万大山之中,显然不具备与赵国开展互市的条件。于是他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至于燕王的态度让人无奈,而楚王的反应更显无措。相比之下,秦王子楚却表现得胸有成竹。早在收到吴巨来信时,他就已经了解了互市计划的全部细节,甚至比其他五位诸侯提前得知消息。按照吴巨的建议,子楚同样派人前往关外,与月氏展开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秦与月氏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近年来未曾爆发冲突,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井水不犯河水。

    月氏人得知此事后颇为心动。

    双方顺利完成交易。

    秦国做生意比赵国更为便捷,各类货物应有尽有,只需与吴巨的手下主事联系即可。精盐、布匹、纸张、煤炭、茶酒,皆可按需供应。

    如此,秦国从月氏人那里获得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及一万头牛羊。

    子楚对此十分满意,月氏人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