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梁王愤而离去的背影, 林玉儿努力忽视心中的异样感, 很有几分忧愁:这段时间对大boss的巴结逢迎都白瞎了,没想到都快离开了,还是将大‘boss给惹怒了,等他坐上皇帝后, 会不会来找她算总账呢?
已经得罪府中的大头目, 林玉儿深觉继续待下去也没啥意思, 连夜收拾收拾,第二日一早,与宋总管打了个招呼,就带着翠儿和护送她的侍卫上路了。
中午才从宋总管嘴中得知林玉儿离开的消息的梁王,整整将自己在书房中关了两日两夜。然后将宋总管找来, 交待了一下府中的事, 然后任性的改变计划, 没有等林远、林致兄弟一起, 给康泰帝留个封信,自己带着手头的暗卫一起, 提前赶往北关军营。
再说年前两个多月就已带着几名暗卫抵达北关军营的楚嗣青,他到达时,恰好林远、林致兄弟二人已踏上回京的路,军营的相关事务交到了张宁强等副将手中。
在威远侯的推荐信中, 虽然没有言明楚嗣青的真实身份, 只说他是故人之子,但嘱咐张宁强不可怠慢了。
能当得威远侯另眼相看之人, 这整个大夏朝够资格的人选还真不多,张宁强自然不敢怠慢,不仅不敢怠慢,还使劲的扶持。
他经常给楚嗣青几人立军功的机会,待他们立了军功后,他又开始提升他们的职务,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楚嗣青就由刚入营的普通士兵,做到了从七品的盛京游牧副尉,这是在张宁强的职责范围内,能给楚嗣青封的最高军衔。其他几名暗卫也有了一定级别的军衔。
几个新入营的小子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却这么快的得到了提升,军营中自然有很多人不服,闹得最厉害的就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从六品卫千总,这个卫千总虽然职位算不得高,却是楚嗣青等人的直属领导。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在这个卫千总的刻意刁难和带头下,楚嗣青几人的日子也很是难熬,不过这种状况却在梁王的到来后得到了改善。
不想将动静闹得太大,梁王并未公开自己的身份,只是以楚嗣青同乡兼好友的身份入了军营。
恰好,梁王等人快马加鞭赶过来的第二日就是元宵佳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边关这些将脑袋提在手上的官兵们更是如此,为了欢度元宵节,驱逐掉将士们的思乡离愁,几位能做主的将军命人从附近的集镇买了一些牛羊肉和烈酒过来,让官兵们放开肚皮,豪饮一场。
很多官兵都醉成了一滩泥,而因为被排斥着,梁王、楚嗣青、彦橙、彦黄、彦绿、彦蓝、彦紫几人没人来和他们扯酒,只是相互之间举杯示意了一下,反倒是全场最清醒的。
现场还有一些乔装进来保护宫过的暗卫,因为暗卫一向谨慎小心的本能,也没让自己完全醉倒,而是保持了几分清醒。
然而,就是在这一夜,知晓大宫人有过元宵节习俗的鞑靼人对大夏朝人的北关军营发到了进攻。
首先察觉到不对劲的梁王嘱咐擅长医术的彦紫给那些醉得太厉害的喂了一些醒酒药丸,又让其他清醒着人从最近的地方找来冰水和冰雪往那些醉酒的官兵脸上浇灌,让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清醒过来。
随后,梁王又带着他的暗卫们顶在最前方,抵御鞑靼人的进攻,也为了其他官兵们赢得了醒酒的时间,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大夏朝北关军营的将士伤亡。
最后,鞑靼人被打退了,北关军营的将士牺牲掉的也有不少,还有很多伤员,往常那些被刺破肚皮,特别是那些肠子都流出来的只能慢慢等死。
只是,梁王突然想起在王府大厨房中林玉儿给自己缝针之事,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让人找来一些麻沸散和蚕丝线,未饮完的烈酒,以及绣花用的银针。
之后,梁王便循着那夜的记忆,由他来指挥,而也亲眼见证过林玉儿操作的彦紫来动手,又将军中的军医们找来旁观。
起初,见梁王竟然嘱咐彦紫直接在伤员身上缝针,旁观之人都不禁瞠目结舌,有些与那些伤员关系不错,以为他和彦紫是报众人排挤楚嗣青和他们之仇的,甚至要冲上来揍他和彦紫二人,幸好被张宁强力排众议,镇压了下来。
后来,奇迹发生了,这些流肠破肚的伤员中,除了两个没能逃过因伤口发炎而引起的高烧,其余的竟然都好好的活了下来,在这之中就有那个总是刁难楚嗣青等人,并不允许梁王成为他下属的卫千总。
必死之症竟然都被医活过来,梁王和彦紫顿时被北关的将士们誉为神医,再加上知晓鞑靼人夜袭时梁王等人的所作所为,将士们心中明白,自己的这条命应当也算是梁王等人帮着捡回来的,因着心中感激,他们便不再排斥梁王等人。
放下心中的陈见后,他们开始慢慢发现梁王身上卓绝的军事指挥才能,从而慢慢对他产生敬佩之心,就这样,梁王成功的收复了很多人心。那个之前不愿意接收梁王的卫千总成了梁王最铁的粉丝。
尽管心中还存有对林玉儿的怨气,但这次收复边关人心之事能够进展得如此顺利,梁王还是在心中默默的给林玉儿记了一功,虽然想起林玉儿,还是会让他心中闷闷的。
最后,曾发誓再也不管林玉儿任何事的梁王还是找来两名武艺高强的暗卫,让他们寻着从京城到江南的必经之路,去找林玉儿,暗中护送她到江南,以后便悄悄的跟在林玉儿身后保护她的安危,只到林玉儿生完孩子,来到北关为止。
一千里外的江南,年前便过来疗伤,现在身体已经基本康复的彦赤心情同样有些忐忑不安,因为他竟然看到怀有六七个月身孕的林玉儿,手持谢昭仪的亲笔信,要求住在谢昭仪在江南的别庄,也同样是他疗伤的地方。
那么,问题来了,她肚子里的娃究竟是她那个短命鬼前夫的,还是他主子的呢?
他之前曾找过这林玉儿一段时间,却没找到,后来一直在外面执行任务,便将此事抛在脑后了。
依照他之前的调查,林玉儿嫁去蔡家时,蔡家大郎已经病入膏肓,新婚的第三天便过世了,按理说,应当连与林玉儿圆房的精力都没有。
反倒是他家主子,生龙活虎的,又受了药物刺激,在林玉儿身上驰骋了将近一个时辰,这个孩子更有可能是他家主子的。
难道这林玉儿也知道此事是他们主子做的,所以找谢昭仪为她作主,谢昭仪便让人将她送来此处了?此时尚且不知事情真相的彦赤脑补了一下,吓出了一身汗。
他一边通过暗卫特殊的通信渠道给主子通风报信,一边也不敢怠慢很可能怀着龙子凤孙,同时又是自己救命恩人的林玉儿。
偏偏到江南时身孕就已经六七个多月的林玉儿还不老实,天天往街上跑,寻觅商铺,寻找商机,害得跟在林玉儿身后,暗中保护她的彦赤看得提心吊胆,心惊胆颤,就怕有个闪失,龙子凤孙就被林玉儿整没了。
好在等林玉儿在江南购置好两处木匠铺、四处干果铺子和两家酒楼,将陈二全家都安置好,店铺也正常运营之后,彦赤眼中的龙子凤孙也终于从林玉儿的肚子里平平安安的诞生了。
此时,梁王宫过一共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来自彦赤,一封则来自谢昭仪。
梁王首先打开了彦赤的信,信的内容不看不知道,一看倒真吓了梁王一跳。
梁王没料到林玉儿竟然还真是个能耐人,去江南才两三个月而已,竟然又置办了不少产业。
原本,在京城时,梁王就听宋总管说过,林玉儿购置了一些店铺,做些生意。那时梁王也没太在意,以为林玉儿最多每个月挣个几百两银子,赚些脂粉钱而已。
不过,即便这样,梁王也已经很佩服林玉儿,她一个不过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在没有太多经济来源和外来支持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收益,已是非常不易。
没想到,他还是低估了她,据彦赤信中所言,跟在林玉儿身后,他就眼睁睁的看着林玉儿赚钱和捡钱似的,她在江南不过短短两三个月,却已经挣了一万多两银子,眼瞅着店铺和酒楼的生意还变得越来越好。
看到这里,梁王不禁苦笑,林玉儿有这个赚钱能力,再加上林远、林致兄弟二人如今的身份地位,别说是一个孩子,几个孩子她都能养得好好的,确实不需要依赖他们梁王府,也不需要在日后嫁人时,像其他只能全心全意依附丈夫的弱女子一样,遇到类似于丈夫纳妾之类让自己不开心、不甘愿的事情时,选择委曲求全。
悠悠、长长的叹了口气后,梁王又打开谢昭仪的信,看完后,梁王则完全丧失了用言语表达自己此刻想法的能力。